荨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8节(第3页)

&esp;&esp;但吴三桂估计清廷不会把他往死里整,在处罚有上限的情况下,把所有的罪责集中一次性解决反倒对自己更有利:“大军先退回贵州就食,等江南粮秣到了再进攻云南又不是什么难事。”

&esp;&esp;吴三桂和赵良栋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只好约定明天再议,届时把众将都召来一起研讨当前的云南军事形势。

&esp;&esp;趁着全体会议召开前,吴三桂和赵良栋各自去说服其他将领,没有了另外一个死心塌地忠于清廷的洪承畴的支援,赵良栋的工作非常不顺利,几乎找不到支持自己的同盟军。而吴三桂不同,他的嫡系与他有共同的利益。吴三桂不愿意用嫡系去拼命,他们自己也不愿意在看不到回报前就把赖以在乱世谋利的本钱花光;就是非嫡系中那些想留在云贵的,也纷纷赞成吴三桂的意见:现在支持吴三桂将来就能指望得到吴三桂的回报,吴三桂不想把老本拼光,他们也一样;还有一批人是将来要离开云南的客军,看到吴三桂都不想拼命,怎么可能指望他们拼命?

&esp;&esp;第二天的军事会议上,吴三桂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易击败了孤家寡人赵良栋,后者的计划也确实没有什么说服力,洪承畴还有可能迫使两湖、两广紧急供应军粮,赵良栋却不可能有这个能力。大家一致同意在军粮彻底耗尽前动身返回贵州,甚至还有人向吴三桂建议把赵良栋留下守昆明。吴三桂可以说自己并没有彻底放弃云南,把相当一部分责任转嫁赵良栋,大家把军队和军粮都带走了,赵良栋独自留下能守住昆明才是怪事,到时候他若不肯死守也只有逃回贵阳一途。

&esp;&esp;不过吴三桂倒没有把事情做得这么绝,反正他受到的责罚肯定有上限,就是把放弃云南的责任大包大揽下来也无所谓。现在他需要赵良栋和自己在昆明大火一事上守望相助,将来再次入侵云南的时候也可能还要用到赵良栋的才能。就算不用赵良栋,也可能会需要其他客军的协助,吴三桂乐得做一个人情。

&esp;&esp;在写给清廷的上书中,吴三桂承认昆明遭到了极大的损失,军队眼看就要断粮,为了保住更多的军队,吴三桂下令云南清军暂且退向贵州。他表示西南将佐都是奉命行事,他愿意承担放弃云南这个决策的责任——既然要卖人情,干脆卖个痛快——吴三桂就是这么打算的。

&esp;&esp;十几万清军退到贵州,单靠一省是肯定养不起的。清军放弃云南后李定国多半会回来,当然声势远不能和丢失云南前相比。如果残明有卷土重来的意思,那么清廷当然不能让吴三桂自己掏腰包和明军打下去,肯定会拨给更多的粮草和军饷。

&esp;&esp;有了清廷的物资支援,吴三桂觉得自己就可以忍上一些时日,等到清廷重新保证自己的藩王地位和云贵领地后,吴三桂就可以再次发起进攻了。先拿上清廷几年的粮饷也不无小补,算是让北京替自己分担一些昆明大火的损失。若是清廷企图让其他将领来争夺封藩云贵的功劳,吴三桂坐镇贵阳,一定能让所有的竞争对手吃不了兜着走。

&esp;&esp;外围防御圈上的清军大多不是吴三桂嫡系亲信,吴三桂作出决定后立刻以最快的速度通报那些不在昆明的亲信部队,而那些非亲信的部队自然会稍微晚一点。如果李定国没能迅速做出反应,大家应该能平安撤回,若是李定国反应迅速,有非嫡系部队断后,吴三桂的亲信将领也都能带领全军回到贵州。

&esp;&esp;……

&esp;&esp;返回建昌的路上,邓名一行走得并不算快,此时他们也不清楚昆明大火的全部战果以及对建昌军造成的影响能有多大。邓名决定慢慢走,留出时间,让消息能够先传到建昌,他本人要先观察一下冯双礼的反应再做定夺。

&esp;&esp;这段时间里,邓名除了总结经验教训,就是每天抽一点时间教周开荒、李星汉等人识字。当他们挖掘南下途中掩埋的粮食时,发现这些粮食已经被人动过,减少的数量也超过了一个人的食量,大家都很高兴,看来刘晋戈和袁象二人都平安无事。

&esp;&esp;在磨磨蹭蹭的邓名等人返回四川行都司境内以前,昆明大火的消息就像是插了翅膀,在西南大地上传播开来,一同传播开的还有邓名的公开信。早在北上的西营军队抵达建昌前,冯双礼就得知了这场事变的大概情况,并且迅速派人告知狄三喜——后者仍在和那个清军千总纠缠不休,袁象和刘晋戈目前也被狄三喜好吃好喝地供在营中。

&esp;&esp;西营北上部队的先锋此时已经踏入四川行都司境内,他们派遣来建昌的使者就奉命向冯双礼询问这个邓名的身世和履历——现在西营部队倒是相信吴三桂所说的误会了,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们降而复叛,在昆明城下杀了吴三桂的人,再次投降过去估计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而且这些人对邓名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昆明大火让不少本来绝望的人又生出清军也不过如此的感觉,居然能被十几个人搅得大乱。

&esp;&esp;狄三喜接到捷报后,心里的高兴那就别提了,以前对邓名只字不提的狄三喜现在整天就把邓名挂在嘴边,和部下讲、和新投降过来的清兵讲,唯恐有人不知道洪承畴、吴三桂和赵良栋也在邓名手下吃了大亏。每次替邓名鼓吹一通后,狄三喜还忘不了加上一句:“本将当初在建昌,也曾被邓先生带着十九个人打败过。”

&esp;&esp;怎么样?十九个!比邓名用来对付昆明那三个家伙的人还要多两个。而且这几位明星运动员上场后,狄三喜突然发现能参加这场比赛似乎也不算什么丢脸的事情了,说不定自己的良将之名因此能传遍天下了——他狄三喜被邓名的重视程度和洪承畴、吴三桂还有赵良栋差不多,都是要亲自出手对付的。

&esp;&esp;美中不足的是,良将狄三喜还是没有能够攻下东川府第一座清军据点。不知道对面的营地里是不是有个打猎能手什么的,清军那边总是能猎到一头鹿之类的大型动物,前些天还打到过一头野猪。由于大部分清兵都已经向狄三喜投降,对面清军据点靠着这一只、两只的大猎物继续苟延残喘下去。而狄三喜营中要吃饭的嘴太多,主要精力也得放在捕猎上,而不能全力去干扰对方打猎。

&esp;&esp;不过狄三喜已经不打算继续这样不死不活地拖下去,他决心借昆明大捷的东风,对清军营地发起雷霆万钧的攻势,一举结束旷日持久的东川府攻防战。

&esp;&esp;第六十节约法

&esp;&esp;狄三喜决定首先进行一次空前规模的攻心战,向清军宣传昆明大捷后建昌明军的有利形势,以及对方绝不可能得到增援的事实。等到对方官兵彻底离心后,再发起连续不断的攻击,就算不能立刻攻占对方的营地,也要通过攻势迫使对方再也无法安心出去打猎,切断了对方的补给渠道也能加剧清军的恐慌心理。狄三喜的计划是双管齐下,用政治加军事的手段瓦解敌军。

&esp;&esp;在进行了一天强大的攻心战术后,狄三喜下令今晚给士兵们加餐,准备明日就开始猛攻敌营。正在准备晚饭的时候,营外突然传来了争吵声,听上去有几十、上百人在嚷嚷,狄三喜就派亲卫去查看出了什么事。

&esp;&esp;很快亲卫回报,有大批的清兵过来向明军投降。卫兵严格执行狄三喜的命令,不放他们进营——在之前那场假投降真吃饭的事件发生后,狄三喜就拒绝接受个别人投降,卫兵们已经把零星过来投降的清兵赶走无数次了。狄三喜宣布只有对方由千总带领全体投降时,他才会考虑接受。今天对方的千总依旧没有来,所以卫兵不肯为降兵通报。

&esp;&esp;但这些降兵们不干了,拒绝就这样被明军的卫兵打发走,他们嚷嚷说千总永远不可能来投降了,因为下午的时候清军千总带着十个死党逃走了,临走的时候还卷走了营地里全部的食物——这个千总眼见事不可为,自己之前多次用计,不仅派人去狄三喜那里骗吃骗喝,更偷过狄三喜部下埋设的陷阱里的猎物,还不断地发起反击去破坏对方的捕鸟、捕兽笼子,估计狄三喜肯定恨自己入骨,所以不敢投降,抓住机会逃走了。

&esp;&esp;清军摘果子、打猎归来,留在营地里的人传达了千总的最后命令:“自谋生路”。听到这个消息后,剩下的清军士兵没有任何犹豫就跑过来向狄三喜将军投降。今天他们没有捕获什么大个的猎物,如果明军不接受投降,他们今天的晚饭就没有着落。听明白这些士兵的叙述后,狄三喜的亲兵知道东川府的战事终于结束了,不过卫兵并没有立刻答应下来,而是回营报告长官,毕竟“恩出于上”嘛。很快,一身披挂的狄三喜就在亲卫们的簇拥中走出营帐,来到营墙上。命令对面的清兵再重复了一遍投降要求后,狄三喜宽宏大量地一挥手,宣布接受了这近百清兵的投降,允许他们进来一起吃饭。

&esp;&esp;顿时营外欢声雷动,这批清兵齐声颂扬狄三喜将军的恩德,纷纷表示自己之前有眼无珠,对抗王师罪该万死。

&esp;&esp;狄三喜马上派人去把清军的据点一把火给烧了。最后投降的这批清军里说不定还有死硬分子,万一吃饱喝足后又生出对抗大明的心思怎么办?一定要把他们的据点烧了,哪怕真有这样的人也让他无处可去。

&esp;&esp;那些跟着狄三喜的卫士们见到大局已定,心中也是激动不已。狄三喜从建昌出发时,带着三百战兵,低潮期虽然跑了小一百,但最终还是击败了一支曾是自己两倍的强大清军,现在狄三喜通过招降纳叛发展到战兵近五百人,还给建昌送回去了上千名辅兵。无论是战斗兵力还是总兵力,狄三喜在不算太长的一段时间扩充到原来的近两倍,这样的成绩足以傲视庆阳王全军——几年来冯双礼的实力一直在不断下降,哪有人能这样迅速地充实军力?

&esp;&esp;何况这样的战果还是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取得的。狄三喜饱受怀疑,被侮辱、被嘲笑,就连他们这些亲兵跟着离开建昌的时候也有种穷途末路的感觉,现在终于守得云开见日,不但可以在建昌众人面前扬眉吐气,而且有了这五百兵后,狄三喜更是稳坐冯双礼手下第一大将的位置。要知道庆阳王总计也就是不到三千兵——当初跟着冯双礼来建昌的三千兵也跑了不少。

&esp;&esp;最后这批降兵共九十三个人,狄三喜对他们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他对冯双礼从建昌派来的援兵不感兴趣,因为那只能是临时借给他的,但这些投降的清兵只要完成收编就是他的私人武力,之前投降的清军战兵狄三喜也都很耐心地笼络,现在都对他有了一定的忠诚心。

&esp;&esp;“你们的千总叫什么名字?”对于那个和自己抗衡了这么久的对手,狄三喜也有一种惺惺相惜感,他倒是听投降的人管那个千总叫褚千总,不过不知道他的准确姓名——毕竟是个无名的小千总,以前这些清兵也不互相统属。

&esp;&esp;“褚八斤,”被问到的清军千总嫡系答道:“我们褚千总叫八斤。”

&esp;&esp;“哦,褚八斤。”狄三喜在心里默默念了这个名字几遍。之前他确实恨透了这个死硬的清兵千总,对方为了鼓舞士气还曾半夜带几个人溜过来,在狄三喜这边的野果子树下大便;早晨当着明军的面往他们捕鱼的小河里撒尿,然后在狄三喜派人去抓他们时飞快地逃走。

随身带个抽奖面板  千金重生之圣手魔医  七零大杂院的娇软美人  那些年我很好  假孕后我继承了帝国(穿越)  巫师不朽  古穿今之巨星  落入心动  浅婚蜜爱  学生们都是妖怪大佬[穿书]  穿越远古:野人夫君,么么哒!  爱势汹汹  从敖丙开始的神级选择  重生之包子大翻身  反派他美颜盛世[快穿]  我靠直播带全村走向富贵  相思入骨情可待  快穿之酷霸拽的黑化boss  病美人和冥主先婚后爱了  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  

热门小说推荐
这个人仙太过正经

这个人仙太过正经

半神之躯,比肩凡人!正经人仙,山海薅神!(正经版简介)天高九万里,地有无尽国。人道多不易,山海尽荒泽。PS②普一群1071059242(3000已满),普二群1041155628(作者菌都在),全订V群已开,普群找管理就可。继续仙侠轻喜剧,已完本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地球第一剑,放心追更,多多支持!本...

凝脂美人随军后,最强军爷急红眼

凝脂美人随军后,最强军爷急红眼

一朝穿越七十年代,成为了一个将要遭受迫害,面临下乡窘境的物理教授的女儿林听绾,无奈之下被迫相亲!据说那人比她大八岁带三个娃,还不能生育!别人避之不及,林听绾见之却眼前一亮,宽肩窄腰大长腿,一身正气不说,还是个妥妥的纯情小狼狗!结婚后,众人八卦的DNA启动!听说了吗?陆云铮带回来一个漂亮媳妇,可这后妈不好当啊...

我家娘子乖巧,一掌呼飞全城老少

我家娘子乖巧,一掌呼飞全城老少

战火纷飞的西域,封小侯爷浑身血污从前线下来,伤痕累累。眉目娇软的小姑娘默默不说话,只是看着浑身是伤的少年啪嗒啪嗒掉眼泪,俊美张扬,惊才绝艳的少年哭笑不得,粗粝的指腹给她抹泪,宝贝儿,别哭,小爷没事儿!小姑娘点点头,然后委屈的擦着泪,趁封小侯爷休憩的时候排兵布阵,一举拿下了西域。国子监人骚嘴贱封小侯爷×身份神秘软...

九公主的心尖宠

九公主的心尖宠

文国的纨绔子弟苏景辰,初次见到文若烟,就被她的美貌所吸引。。。苏景辰勾起邪魅一笑,不知姑娘可否婚配,本公子娶了你如何。。文若烟不由惊呼,今日出门没看黄历,怎么遇到个登徒子。。好你个苏景辰,身为女子居然还敢来撩拨本公主,真是胆大妄为,无比放肆。。。公主,臣好喜欢。。。小王爷休得放肆。。。本宫以后只会和驸马相敬如宾,儿...

琴帝

琴帝

九叠琴音震寰宇,谁敢闻言不识君?七色魔法代等级,雄雄揭大幕。琴之帝王,给这片大陆带来翻天覆地的改革。伴随着旷古绝今的赤子琴心的出现,一代琴魔法师,在碧空海之中悄然诞生。这将是一个单纯的少年,逐渐成为琴中帝王的故事,开创音乐魔法的先河,颠覆以往的设定,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等级将成为所有武技和魔法衡量的标准。原本仅仅是...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