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默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部分(第2页)

或许,这就是我留存心底的严肃的一面。有时候,我很想写部小说,可是,担心别人说我是一个编故事的人,从而联想到我的非虚构写作可能是虚构的,我就作罢了。其实,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真的会这么注意我呢,如此担心,纯属杞人忧天,但我并不觉得这样的“忧天”有何不好,起码,它让我对非虚构保持了哪怕一点点的敬畏。

就生意而言,书商反对我自谦,我则希望守本分,莫吹嘘。虽然我没有将写书当作千古事,没有按照经典的标准对待自己的图书,仅仅将之视作一件件抛出时代议题供众人言说的商品,可我却不愿意效仿畅销书的炒作方式,把每本书都当作一个商业项目去营销,或者装腔作势地扮天使,绕了许多圈子,本质还是卖书。

起初,期待书的热销,版税的可观,我也依照出版商的吩咐接受媒体采访,或者找名家写序推荐什么的,凌志军老师,胡福明前辈,都举荐过我。而后,一来担心自己坏了举荐人的名声,二来反感自己扯着头发往天上拽的个人营销术,就慢慢淡漠了下来,觉得还是本分做人的好。

翻翻书架上自己的书,虽也时时考虑到迎合读者,但底线却不愿意突破。因为知道自己的底色,所以,从不敢自命不凡地吹大牛。有一回,我在一本书的自序中说,这本书既没什么文学价值,也没有什么历史价值,出版社的编辑一看就急了,觉得这样不妥。 我反问他们,你说现在每年出版的数十万图书中,有几本有文学价值或者历史价值呢?他们说,那不管,总之,你不能这么说。自贬是需要资格的,而你呢,还没有牛到那一步。

于是,我就在这样的商业环境中,先是真实地自嘲一番,再爬到本分的底线上,摇摇晃晃地说几句自吹自擂的口水话。(作者博客)

2.评胡舒立、章敬平及《新闻人的江湖》

我一直想给章敬平(前《中国新闻周刊》、《经济观察报》、《南方周末》记者)的新书写个书评,一是因为书名很炫,叫《新闻人的江湖》,另一方面,从去年十月开始,新闻业“江湖”不太平静。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今天,我们怎样评论中国 媒体评论(4)

从去年“十一长假”之前,我就陆续听到有关《财经》杂志变局的各种消息之后的故事极富戏剧性,原主编胡舒立和大部分采编团队成建制地跳槽,意图创办《财经新闻周刊》,现在又有了新的方向,“入驻”《新世纪周刊》。

胡舒立的两次选择,确实让我这样的旁观者“措手不及”,我不敢也不能对其中任何纠纷下任何结论,只是觉得怎么会是《财经》?怎么会是舒立?她又怎么会选择《新世纪周刊》?

当我安静下来,你会发现,你还挺在乎她的。你在乎她是否能找到合适平台,继续打造她的新闻帝国,你尤其在乎她能否将新闻专业主义坚持下去,并影响更多的人,并影响我们的国家。

她在我们的视野里晃来晃去十几年了,她所倡导的精神已经深刻影响了很多人的价值观念。回到章敬平,拿两人做类比,在细节方面有太多不同,但在大逻辑上,又有诸多相似之处。

即使是强大到如胡舒立,在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时候,亦有种种艰难,甚至让人觉得荆棘满途,又有多少有天赋、有憧憬的人能够继续坚守?

章敬平就干脆选择了改行,在《财经》变局之前两个月,他悄悄且彻底地淡出了新闻圈,离开报馆进入律师行,如无特殊情况,《新闻人的江湖》是他留给新闻界的“最后遗产”。考察章敬平的从业经历,你会从他的身上,看到坚持新闻专业主义殊为不易。

我曾和他开玩笑,“你可算著作等身了,从《向上的痛》开始,《中国的自我探索》、《南平寓言》、《浙江发生了什么》等等,好书有,但大多书都不值一读。”

坦率地说,我挖苦他的同时,也要肯定,能出这么多的书,至少说明他一直保持着思考的冲动。

他确实一直在思考,完善他对新闻业的理解,在他的探索成果里,我认为最可贵的就是我前文反复提到的,他对新闻专业主义,从不理解到坚持:新闻记者不该是一个低门槛行当,应该是有技术含量的工种,新闻记者不应*表达意识形态等等。

在他的后期新闻作品中,最引起我兴趣的不是那些不着边际的宏大叙事,而是两篇专访,一是《对话李金华之十年审计路》,二是《宗教与社会主义难题如何破解》(专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采访幕后故事在《新闻人的江湖》中有特别披露)。

在私下场合,我曾和他的领导说起,就凭两篇文章,章敬平也对得起《南方周末》报社给予他的“高级记者”职称。出于对这两篇专访的热爱,我“背着他”在FT中文网撰写了两篇评论《李金华:孤独的监督者退了》,《中国宗教政策新思路》。

专访审计长的报道,我在评论里说,“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大夫乐于将‘白纸黑字’作为自己在历史中的定格。李选择这家报纸,这个向来被中国知识界所赞赏的媒体来道别公众——定格意味则更为浓厚。”

从他的专访中,读者看到了李金华作为审计长的“最后思考”,阅读整篇采访,我可以忽略章敬平的存在,而去尽情欣赏实际上被章敬平“掌控”的话题。

对国家宗教事务局长的访问更是如此,通过章敬平的努力,让主管这一工作的核心机构领导人直抒意见,让读者从中读到中国宗教政策的相对真实的逻辑,而这一政策是中国最敏感的话题之一。

我在评论中说,“叶的谈话充满个性表达。这篇访谈几乎是对中国宗教政策的摊牌,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叶小文的特殊身份──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可以认定他的观点代表最高层。访谈也许会让西方批评者茫然,比如,官方对宗教的态度,并非外界猜测的那样,完全排斥,相反,*领导人在7年前就承认宗教有‘积极作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今天,我们怎样评论中国 媒体评论(5)

他的报道,让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读懂中国”。从新闻记者角度来看,这样的采访具有指标意义。所谓新闻专业主义,很重要的表现,就是你是否能平静地面对宏大而棘手的采访,并传递出有突破性、高质量的信息。

但之后,我几乎很少再读到章敬平“出品”的令我振奋的报道,再没过多久,就听说了他的离开。

章敬平的履历,就如同他的书名《新闻人的江湖》,“江湖”通常不是很平静,比如跳槽频繁。《中国新闻周刊》、《南风窗》、《经济观察报》、《南方周末》,都留有他的履历,“人在江湖”十几年,最后他拒绝“身不由己” 的职业。我该祝福还是惋惜?新闻业给他带来了职业成就,但这种成就并没有形成激发他把新闻职业当作毕生执业的动力。

他离开新闻业可能有很多原因:收入不高?职业成就感不足?以我的了解这些

(今天开始做魔王同人)你是我的唯一,我是你的谁  成了武帝的我又穿了回来  我们台湾这些年  全文完结后,我回来了  穿进末世剧本后我演起来了  一觉醒来老婆拿了各种剧本  都市之我就是神豪  黑心天子朱砂痣  水天一色  快穿:别惹反派,惹急了他真死  穿成男主的契约魔兽[穿书]  贵女娇  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  捡的小狼狗是投资大佬(穿越)  魔牌明月  大佬的小祖宗太凶残了  小春(古言,)  穿书炮灰成了万人迷  放任  咸鱼后爸,反向带娃[穿书]  

热门小说推荐
邪气凛然

邪气凛然

很显然,这是跳舞的又一套新书。也将会是跳舞在起点的第五套全本。(注意,这本书是都市YY,呵呵。几乎没有什么神话色彩,更不会再有什么教皇教会宗教圣骑士吸血鬼玉皇大帝之类的东西了)...

重生的齿轮

重生的齿轮

时忆,时氏集团大小姐,上辈子带着亲情滤镜被害离世。重生归来,她不在眼瞎,披上战甲,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守护时家,找到弟弟。骆祺,骆氏集团继承人,回国接手家族集团,杀伐果断的霸总,却在遇上时小姐之后屡屡碰壁,他发誓一定要把人拐回家。...

穿越之将门嫡妻

穿越之将门嫡妻

星际指挥官薛棠一朝穿越,成了即将下堂的嫡妻。丈夫秦眀渊失踪,外,有奸佞小人世家大族对秦家的权势虎视眈眈,内,有三个不学无术的小叔子和一个长歪了的小姑子,薛棠闭了闭眼,和离什么的先放一放,被原主带歪的这些废物必须领回正道,快被原主败光的家业也要抢救回来。众人纷纷诧异。那个刁蛮跋扈贪图享乐的女人,为何一下变得又美又飒?...

年代58:进场成为食堂采购员

年代58:进场成为食堂采购员

脆皮大学生李友仁玩着一款生存游戏时,一道绿光在头顶浮现,刺眼的绿光让李友仁闭紧双眼,感受到刺眼的光芒消失,李友仁已经来到了1958年。李友仁在这红火的年代面对历史的浪潮,他会如何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呢。...

太古剑尊

太古剑尊

并指青云,气吞幽冥。大道交错,剑者独尊。这是一个人和一把剑的故事!红尘三千丈,琉璃染天香。群雄共逐鹿,剑尊掌苍黄。剑的真谛,万年之秘,以血海无涯重铸登天之路,以亿万枯骨再炼剑道经书。一切尽在太古剑尊。...

漂亮小哑巴被阴鸷大佬盯上了

漂亮小哑巴被阴鸷大佬盯上了

看似心狠手辣阴鸷疯批实则心地柔软温润护妻攻×柔弱漂亮纯洁小白花哑巴受小哑巴被逼勾引大佬,盗取商业机密,之后不告而别,再没脸去见他。四年后,大佬回国逮到他。很缺钱?要跑到这种地方来卖?聂北弦眼神冰冷。小哑巴小脸羞红,用力摇头。抖什么?背叛我的时候,不是挺有勇气吗?小哑巴欲哭无泪,有口难言。放心,我不会弄死...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