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家都知道,袁世凯这厮,军伍起家,一辈子就吃没文化的亏,吟诗作赋,那简直是要了他的老命。
但自从遭到朝廷废黜,隐居于彰德洹上村之后,他却突然迷上了写诗。
当皇族内阁成员并徐世昌等人提议袁世凯出山的时候,袁世凯急忙提笔,写诗曰:
昨夜听春雨,披蓑踏翠苔。
人来花已谢,借问为谁开?
瞧瞧,这诗还挺像那么一回事。
然后北洋军中的将领们鼓噪,吵吵嚷嚷地要求朝廷请袁世凯出山,袁世凯闻之,急忙再写诗,诗曰:
雕倦青云路,鱼浮绿水缘。
漳洹犹觉浅,何处问江村。
看到这首诗,大家琢磨了半晌,好像没出律,又好像出律了,一时也说不清,这工夫全国各地的大小官员都在闹轧猛,纷纷上书要求袁世凯快出来做官。袁世凯闻之,欣然命笔:
风烟万里苍茫绕,波浪千层激荡频。
寄语长安诸旧侣,素衣早浣帝京尘。
袁世凯写这首诗,是啥意思?大家摸不着脑。
摸不着头脑,索性就不理了,遂有立宪派人士鼓噪起来,要求袁世凯出仕。
袁世凯听了,又写诗:
人生难得到仙洲,咫尺桃园任我求。
白首论交思鲍叔,赤松未遇愧留候。
远天风雨三春老,大地江河几派流。
日暮浮云君莫问,愿闻强饭似初不。
……瞧这个袁世凯,他可真能拽啊。
可是这家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18。老子去找黑社会】
袁世凯这边慢悠悠地写诗,聚集于北京城的立宪派,却是快要气疯了。
说到立宪派,那又是一帮与革命党完全不同的江湖组合,在狂热程度上不相上下。只不过革命党沉迷于暴力,一听刺杀与政变就兴奋不已,立宪派人士却个个都是宪政迷,说起欧美各国的宪政来,登时滔滔不绝,不说到泪流满面昏死过去,不足以宣泄心中的情绪。
这么一说就明白了,立宪派不过是年纪老成的革命党,而革命党随着年长,迟早都会变成宪政派。
所以在立宪派组织的会议上,那是绝对少不了革命党人的身影的。
革命党人何海鸣挤进了“宪友会”,与湖北立宪派头子汤化龙,湖南立宪派头子谭延,上海立宪派头子张謇,大家热热闹闹地挤在一起,发布檄文,大哭曰:
希望绝矣!
好端端的,怎么希望就绝矣了呢?
概因立宪派这些怪人,中了西方宪政的毒太深了,听说朝廷立宪,就全都当了真,蜂拥入京大举要倒阁,而倒阁这种政治游戏,虽然在美国日本已成政治常态,但在中国,至少对于摄政王载沣来说,会认为这些臣子如此一个搞法,纯粹是大逆不道。
宪友会倒了好半晌的阁,才发现这其实不过是自己和自己玩,朝廷压根不理睬他们,爱倒阁回家倒去,大家懒得理你。
1911年6月11日至7月5日,各省咨议局联合会两次上书请都察院代奏,并援引各国公例,以“君主不担负责任,皇室不组织内阁”为由,要求撤销皇室内阁。
摄政王载沣听了这事直乐,噢,合着你们立宪派爱国,我们皇室就不能爱国了?我们皇室偏偏就是要爱国,就是要组成内阁,你不服?不服你去死!
少年纳粹亲历第三帝国末日 亲历晚清45年 红色三部曲之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师哲:秦城监狱的6601号犯人 犁不开的冻土-莫斯科保卫战 超级帝国 揭秘雍正朝重重疑案:原来雍正 [450k]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古代战争史 作者:魔鬼门徒 二读五胡录----煮酒论英雄 胡雪岩4-萧瑟洋场 中国黄埔军校(全文) 唐朝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贞观之治 杜月笙野史 东厂与西厂 重生成崽后,我成了团宠 厚黑学完全使用手册 纪连海新作:历史上的父子宰相 唐:日落九世纪 罗斯福王
这是一朵表面白莲内心食人花受与疯批切片老攻相爱相杀的故事。演员楚时意外进入了无限世界,与新人玩家不同就算了,居然让他玩起了角色扮演!副本一顺序已调整任劳任怨捞起自己的老本,尽职尽责扮演着娇柔做作的人设。BOSS想他想他想NPC好漂亮的小东西~玩家他好娇,我好喜欢。副本二已完工凝视着和上个副本毫无差...
关于抗战之血肉丛林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座中有圹,名勒丰碑,檩檩大义,昭示来兹。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为了保卫国家出国在缅甸与倭寇决一死战的远征军将士们!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不会忘记,虽然你们曾经被记忆尘封,但是时间也绝不会让你们永远蒙尘!...
...
你知道冰和一根香蕉融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吗?我面前这个一口一个小冰球的蜥蜴会告诉你答案。但如果把电池和苹果以及苦瓜融合在一起,不仅变的难吃,还能让人拥有放电的时候身体会变绿的超能力!而当叶问拿着用牛粪,兔子毛,蝾螈,水熊虫,魔鬼辣椒和伟哥制成的动物系果实询问眼前这个被前女友戴绿帽,被现女友出轨他老爸,并且生下了他...
战火纷飞的西域,封小侯爷浑身血污从前线下来,伤痕累累。眉目娇软的小姑娘默默不说话,只是看着浑身是伤的少年啪嗒啪嗒掉眼泪,俊美张扬,惊才绝艳的少年哭笑不得,粗粝的指腹给她抹泪,宝贝儿,别哭,小爷没事儿!小姑娘点点头,然后委屈的擦着泪,趁封小侯爷休憩的时候排兵布阵,一举拿下了西域。国子监人骚嘴贱封小侯爷×身份神秘软...
脆皮大学生李友仁玩着一款生存游戏时,一道绿光在头顶浮现,刺眼的绿光让李友仁闭紧双眼,感受到刺眼的光芒消失,李友仁已经来到了1958年。李友仁在这红火的年代面对历史的浪潮,他会如何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呢。...